纸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纸杯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十堰市蔬菜产业科学发展纪实嘉宝果

发布时间:2020-11-04 13:42:32 阅读: 来源:纸杯厂家

十堰市蔬菜产业科学发展纪实

十堰日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讯: 民生何在?就在农民的“菜篮子”里,就在百姓的饭桌上。十堰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得如何?虽是隆冬时节,步入十堰各蔬菜基地,记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各类蔬菜青翠欲滴、分外喜人。农户们正在大棚里加紧采摘蔬菜,等着客户来收,送到城里去……

从农村人的 “菜园子”,到城里人的 “菜篮子”,看似不过一字之差,然而,为了让全市人民的“菜篮子”拎得稳稳当当,这一字之差间却隐藏着我市“菜篮子”工程的曲折经历,更折射出市委、市政府关心市民生活和农民增收的民生情怀。

抢抓机遇谋发展

2014年1月4日上午,记者在郧县柳陂镇卧龙岗社区 (舒家沟村)千亩蔬菜大棚基地看到: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一畦畦蔬菜长势喜人,一个个菜筐整齐排列。村民们有的在收菜,有的在除草,有的在大棚里播种。宽阔的蔬菜基地里,到处欢声笑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建蔬菜基地项目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我市有5.25万亩蔬菜基地被淹没,年减产16万吨,减收2.4亿元,其中仅十堰城区蔬菜基地面积将锐减3/5,蔬菜供应量锐减2/3。在服务南水北调大局的同时,如何保障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市委书记周霁对此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市长张维国多次对“菜篮子”生产、供应、安全进行安排部署督导。

2010年9月,我市抢抓南水北调新菜地建设项目机遇,启动了“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建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工程。到2013年,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建蔬菜基地第一批项目和第二批项目已经完成验收,共完成11159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完成3534亩,露地蔬菜基地完成7625亩。目前,第三批项目建设计划正在抓紧组织实施,计划建设设施蔬菜基地7635亩,力争在2014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移民安置区等蔬菜生产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地区。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蔬菜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菜地保有量达到36万亩,形成了张湾区黄龙镇,郧县柳陂镇、青曲镇、谭家湾镇,郧西县香口乡、土门镇,竹山县溢水镇,丹江口市丁家营镇,房县大木厂镇,竹溪县城关镇等20多个千亩以上的新建蔬菜基地,切实保障了蔬菜供应的补充和调剂,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蔬菜消费需求。

多方筹资大投入

“规划新建蔬菜基地2000亩,由市蔬菜办给予新菜地补助6000元/亩,郧县配套整合各类资金1000万元。”2013年7月22日 ,副市长张歌莺带领市蔬菜办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郧县、郧西县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建蔬菜基地第三批项目建设情况,并在郧县召开现场办公会,确定将郧县青曲镇纳为新的重点蔬菜专业乡镇规划建设,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建设蔬菜基地,资金投入是第一大难题。为了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蔬菜基地的复建问题,市政府积极谋划,不仅从国家批复的移民初步设计投资资金中列支1亿元用于新基地建设和开发,县市区和基地所在乡镇也积极整合国土、移民、水利、扶贫、农机等各项支农资金2.35亿元,其中仅郧县就整合各项资金1.2亿元用于蔬菜产业发展,郧西县、丹江口市、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张湾区捆绑项目资金都在千万元以上。而市、县两级政府为保证基地“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挥效益一个”,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做到基地项目建设安排在哪里,配套资金就落实到哪里。

随着蔬菜产业建设热潮的兴起,一大批私营企业主、种植大户纷纷把资金投向蔬菜产业,成为带动基地发展的主要力量。比如,欧阳万举在丹江口市浪河镇流转土地350亩,成立了丹江口市蓝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已投资5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100亩,其中冬暖式大棚3个;郧县引进张湾区汉江路街办私营业主李海洋入驻青山镇万家坪村,成立了十堰市绿叶山乡生态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投资300多万元,平整园地200亩,建设大型蔬菜钢架大棚50亩;竹溪县房地产老板郭长江转型发展蔬菜产业,在竹溪县城关镇廖家河村流转土地1000亩,计划投资7500余万元建设反季节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通过争取蔬菜基地开发基金、地方配套投入、农民和企业自筹资金等多种途径,共计投入蔬菜基地建设资金达到4亿元,极大地解决了蔬菜基地建设的资金难题,为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科技服务作支撑

2013年12月31日上午,在张湾区黄龙镇双丰村蔬菜基地内记者看到,有的蔬菜已经成熟,村民正在采摘;有的刚刚移栽上菜苗,村民正拿着水管给菜苗浇水……在一个蔬菜大棚内,一位老人特别引人注目,他蹲在地上,仔细地察看每一株菜苗,并和旁边的人进行着交流。经询问,记者得知这位老人是一名农技员,专门负责该村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据悉,目前我市从事蔬菜管理及技术的人员共176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指导,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科技保姆”。

在蔬菜基地建设中,我市坚持“以服务提科技、以科技促效益、以效益稳基地”的理念,以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抓重点的方法进行技术服务与推广,蔬菜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使农户见到了现实效益。据统计,在每年冬春育苗、早春生产等主要环节,我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00余场,培训和咨询人数2万余人次;示范推广“三新”技术10余个(项、种),全市蔬菜良种普及率达96%以上,工厂化育苗、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蔬菜高产高效模式、配方施肥技术等得到全面推广。2013年9月上旬,市蔬菜办组织举办了由各县市区蔬菜办负责人、农民技术人员、生产营销大户、合作社负责人、项目建设乡镇技术员及市蔬菜办系统干部职工近200人参加的“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三批新建蔬菜基地培训会”,会后又组织部分参训人员赴河南、山东等地学习考察蔬菜产业建设情况。同时,全市各地围绕新建蔬菜基地项目,举办形式多样的蔬菜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推广普及蔬菜新品种、新材料和实用技术。通过采取各种有力的技术服务措施,确保了新建基地投产快、见效快。

加工增值显效益

日前,记者在十堰市渝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生产线上一派繁忙,一箱箱包装整齐的“武当红”泡菜被陆续运往市场。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覃宇华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的产品从去年9月投产以来,广受消费者欢迎,先后接到市内各大超市订单,并成功进入武汉中百等各大超市,目前泡菜加工产业已初显效益。”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扶优培强龙头为突破口,以提高加工流通能力为依托,带动产业基地建设,并引导和帮助新建蔬菜基地乡镇(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或引进大户承包经营,发展订单生产,推行“农超对接”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建原料生产基地,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召开蔬菜产销座谈会,研究解决企业和大户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得全市蔬菜产销主体进一步壮大,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目前,我市蔬菜产业龙头企业有23家,其中,市级以上蔬菜加工龙头企业14家,过亿元企业3家(十堰市渝川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统香食品有限公司、房县聚达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量17万吨,总产值11.6824亿元。产品主要为山野菜、萝卜、白菜、辣椒、豇豆、香菇、木耳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相对固定的原料生产基地3.7万亩,带动农户5万余户。全市现有蔬菜合作社、专业协会83家,郧县大自然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十强蔬菜专业合作社”,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昌洁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全市承包经营设施蔬菜基地3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20户,露地菜5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23户,年销售蔬菜100吨以上或经营额20万元以上的经纪大户24户,大户经营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大力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在品牌建设上做文章,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蔬菜品牌。“好香口”胡萝卜、绿健养心菜、安沟嫩香芹、“武当红”泡菜等品牌先后获得“湖北名优蔬菜”、“湖北十大名菜(加工菜)”等称号,深受百姓喜爱。

质量监管重如山

每天上午8点多,晨练完毕的王大妈都会到十堰城区老虎沟农贸市场买菜,买菜前她都会到市场内的检验室旁看一下当天的菜品检测情况,然后再选择自己当天想要购买的蔬菜。王大妈告诉记者,现在农贸市场实施了蔬菜检测准入制度,每天还有检测员对当天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现在吃菜感觉安全有保障了。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在生产环节上,市蔬菜办全面推行蔬菜基地无公害认定工作,加大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相继出台了《十堰市蔬菜农产品准入制度》和《十堰市蔬菜农产品准出制度》,逐步形成了从基地到餐桌的监管模式。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18.88万亩,认证产品59个,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10项;蔬菜检测样本1万余份,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生物肥料、工厂化育苗等技术被逐步推广应用,从技术层面保障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流通环节,市蔬菜办坚持对蔬菜市场进行准入六项制度的日常监管检查,以便蔬菜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后溯源。2013年,市蔬菜监测中心共抽检蔬菜样本1016个,合格率98.1%,市蔬菜办组织人员对各县市区蔬菜基地和市场的蔬菜产品进行了随机抽样2批次,结果显示,100多个样品农药残留量均未超标,合格率为100%。另外,市蔬菜办还加强宣传和培训,利用多种渠道和媒介广泛宣传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10余次,组织开展全市性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2次,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公众蔬菜产品安全意识。

乘势而上保需求

随着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向大城市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蔬菜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此,加快建设新的蔬菜基地,是保障我市蔬菜供应安全、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

按照我市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蓝图,到2015年,全市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将达到40万亩以上,各类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20万亩(不含马铃薯),产量150万吨,产值50亿元;蔬菜加工值达15亿元以上。届时,十堰城区周围将形成3万亩专业蔬菜基地,其中,设施蔬菜基地1万亩;各县市区周围将形成1万亩专业蔬菜基地,其中,设施蔬菜基地1千亩。十堰城区蔬菜供应、蔬菜保障将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根据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生态农产品供应加工基地的要求,“十二五”中后期,我市将围绕“发展生态有机蔬菜、保障安全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任务,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一批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批蔬菜专业乡镇,建设一批蔬菜专业村,培植一批蔬菜种植大户,培育一批蔬菜加工企业;探索产业化经营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的形成;培育和打造蔬菜品牌,创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蔬菜品牌。把蔬菜产品开发与武当、神农、汉水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嫁接,整合绿色、有机品牌,把蔬菜产业精品名牌打响擦亮;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从良种供应、技术服务、质量监控等方面积极参与蔬菜基地建设。

滚动的方块最新版

昆仑悟ol无限金币版

屠龙裁决ol

987cc彩票app安卓版